界面新闻记者 |
造车新势力中交付量和保有量居于第一阵营的理想汽车,开始在智能驾驶领域向行业领先者追赶。
理想汽车近日宣布,自7月15日起,陆续向理想L系列和理想MEGA用户推送车机系统OTA升级。亮点在于智能驾驶方面,升级后的无图NOA将不依赖高精地图,在全国范围内可导航的城市道路均可使用。
这也意味着理想成为第二家抛弃先验信息,实现全国都能开的制造商,仅次于华为支持的汽车品牌。
业内普遍认为城市NOA是自动驾驶从L2跨越至L3的关键一步。面对特斯拉FSD系统入华的潜在竞争,愈演愈烈的开城竞赛正在重塑国内智驾格局。
理想汽车以及与华为合作的鸿蒙智行和阿维塔,目前代表国内无图城市NOA落地应用的最快水平;小鹏、蔚来和背靠吉利和百度的极越覆盖超过百城,处于第二梯队;开通高速智能领航功能的小米、零跑等汽车公司则仍在追赶中。
因起步时期对利润和效益的极致追求,相比小鹏和华为等企业对智能驾驶的大举投入,理想一度压缩研发预算。在严苛的成本管理下,去年理想汽车季度毛利率实现四连涨,全年净利润达到118.1亿元,成为国内首家实现年度盈利的造车新势力。相比之下,小鹏和蔚来仍挣扎于盈亏平衡线下方。
但与此同时隐忧渐显,在需要人力和资金的长期投入的智能驾驶领域,将资源倾注于生产的理想逐渐失掉身位。为追赶身前对手,理想放弃全栈自研路线,转而引入第三方供应商轻舟智航。缩短研发时间成为优先级,理想愿意开放用户数据给供应商训练BEV模型,让预估的模型开发时间压缩了九成。
引入合作伙伴后,理想的智驾能力得到快速提升。但业内的共识是,智能驾驶的评价维度不仅是开城数量,还有实际使用率、活跃度、安全性以及能否经受复杂路况的考验。
元戎启行CEO周光曾指出,城区NOA很难做到真正让消费者愿意使用,目前激活时间仍相对较低。即便用户愿意使用,企业还需要持续提供好的使用体验,否则一次不顺利的体验就可能完全抹杀消费者的信心。
理想和华为正在试图抢先实现L3级智能驾驶。相比以人员驾驶为主的L2级,系统占据更多操控权的L3级智能驾驶,意味着迈入人机共驾的新阶段。谁能率先抵达商业化临界点成为关键。
今年6月,余承东称华为的智能驾驶能力在欧洲,已经完全能够达到L3级别。不过,他也指出这一测试结果基于欧洲的道路情况相对简单,而国内面临的驾驶场景会更加复杂。当前国内相关规定仍在逐步完善,余承东自信地表示,政策法规落定后以华为的能力能够快速普及L3智驾。
理想汽车的下一个目标是在明年上半年前实现L3级别的自动驾驶批量交付。公司CEO李想在早些时候公开分享了自研的“端到端+VLM视觉语言模型+生成式验证系统”。面对大部分算法难以识别和处理的罕见驾驶环境,李想认为需要使用VLM(Visual Language Model),即视觉语言模型以系统地提升能力。
这套模型理论上可以识别路面平整度、光线等环境信息,并且可以像人一样真正读懂导航地图。为验证上述技术在长尾场景上的有效性,理想将拆解真实环境数据,并利用生成模型补充新的视角,自定义改变天气、时间、车流等条件,实现场景的延伸泛化。通过这种类似无限的环境生成,理想可以对其自动驾驶系统进行充分的检验以及迭代。
在7月初的智能驾驶发布会期间,理想汽车宣布,上述端到端+视觉语言模型即将开始内测,会尽快让用户进行早鸟体验。
多位智能驾驶研发人员表达了对理想规划的认可,这套算法可能提升端到端系统体验的上限。但一位智能驾驶供应商人士向界面新闻表示,模型系统内三个板块对人力物力的投入都不可控,理想这一技术路线的落地速度仍是未知数。此外模拟训练系统提升自动驾驶能力的基础是,生成的环境内容需要真实、可靠并符合物理规律,这也将对理想提出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