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记者 |
日前,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下称:中基协)发布2024年二季度各项资管业务月均规模数据,头部前二十强券商资管私募月均规模值得关注。
截至2024年二季度末,前二十强券商资管私募月均规模合计达到4.24万亿元,环比增长9.63%。
这也是时隔三个季度,前二十强券商私募规模重回4万亿元。
二季度券商私募资管规模“普涨”,与一季度数据相比,头部机构月均规模新增均超百亿元。
中信证券资管高居规模榜首,截至二季度末,公司私募月均管理规模达到7587.48亿元,较一季度数据增长580.52亿元。
国泰君安资管和中银证券分列第二、三位,二季度私募月均规模均超3800亿元;中信建投和光证资管月均规模也都站上3000亿元门槛。
其中,中信建投证券二季度私募月均管理规模较环比增长675.77亿元,是名单中增长规模最多的券商。
此外,中金公司、华泰资管、平安证券和国金资管二季度私募月均管理规模较一季度也均增长超过百亿元。
整体上看,二季度,中邮证券替代华福证券新晋前二十强之列,公司二季度私募资管月均规模达到649.15亿元,国信证券为唯一规模下降机构。
除此以外,各家机构排名虽有升有降,但规模增长成为一致亮点。
上半年股熊债牛的行情下,多家券商受访人士认为,券商资管顺势加强了固收产品发行,由此带动私募业务规模增长。
中基协披露,今年前6个月,全行业私募资管共发行产品4360只,同比下滑12.36%,发行总规模2747.35亿,同比微增0.37%。
其中, 券商及其资管子公司发行产品2839只,发行规模1791.5亿元,规模较去年同期大增27.22%。截至6月底,券商私募资管规模5.80万亿元,虽较5月小幅收缩,但依然高于去年同期水平,也较去年末提升5000亿元。
从投资类型看,业内整理的数据显示,今年1-5月份,固收类发行规模占比维持高位,单月发行规模占比平均在77%以上,单产品平均发行规模约8800万元。与之对比,权益市场低迷环境下,同期混合类产品募集难度提升,单产品平均规模约3100万左右。
“一季度(赶上了)城投债行情,二季度利率债行情。总之纯债行情对券商资管还是很好的,在银行渠道可以发产品。”有券商资管高管向记者表示。
“相比其他资管机构,券商私募资管类固收产品收益相对较高,且不限购,允许个性化定制,这在银行取消手工补息,理财资金欠配的背景下,优势明显。”沪上有券商也向记者提到。
据界面新闻记者观察,今年上半年,发力固收实际上为券商资管私募及公募板块的一致动作。
Wind显示,截至6月末,12家有数据统计的公募持牌券商固收类基金规模合计6275.86亿元,较去年末提升10.63%,权益规模(股票类+混合类)则较期初收缩12.26%至1416.76亿元。
不过,据华宝证券分析,虽然券商及其资管公司寻求公募化热情不减,但由于牌照发放未有实质性进展、公募降佣等政策引导,券商公募化进程被迫放缓。
整体而言,券商资管规模增长,但私募增速>专项增速>公募增速,产品结构持续向主动管理调整。截至2024年5月末,证券公司及其资产管理子公司管理业务规模约为8.53万亿元,较2023年末增长8.51%。
另一方面,资管规模增长无疑利好券商业绩,这在近期券商发布的业绩预告中已有体现。
例如,首创证券在业绩预增公告表示,公司资产管理业务和固定收益投资交易业务收入同比增幅较大,公司上半年整体经营业绩同比增长。
国元证券也指出,公司以固收业务为代表的重资产部门实现证券投资收益比上年同期增加较多,促使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增长9.44%。
值得一提的是,上半年“债牛”行情极致演绎创造了券商私募资管业务的规模盛况,但业内对下半年这一规模的持续增长却表示担忧。
中信证券研报指出,固收资管行业面临的资产荒压力仍然严峻,在大部分重仓债券的估值收益率均已压缩至低位后,超额收益率的获取难度进一步提升。
“上半年券商拿存量高收益资产贴息换了一部分市场增量,随着债市收益率的持续下跌,后期也没有别的高收益资产可以配置了。”一券商华北资产管理部总经理向记者感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