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记者 |
界面新闻编辑 | 宋佳楠
美国的大模型资本游戏进入洗牌阶段。
近日,人工智能初创公司Character.AI被谷歌收购,其创始人Noam Shazeer和Daniel De Freitas等人也将重返谷歌旗下DeepMind部门。DeepMind主要负责开发大型语言模型和聊天机器人等人工智能产品Gemini套件。预计Character.AI共有30余人同时“转会”谷歌。
成立于2021年的Character.AI,总部位于加利福尼亚州。该公司利用大模型生成各种人物和角色风格的对话,测试聊天机器人产品于2022年9月向公众开放。2023年5月,Character.AI在苹果App Store和Google Play Store发布了移动应用程序,第一周下载量就超过170万次,并被Google Play评为2023年度最佳AI应用。
这家公司的联合创始人Noam Shazeer和Daniel DeFreitas都曾是谷歌的工程师,从事与人工智能相关的项目。其中,Noam Shazeer曾两次离开谷歌,第二次离职后创办了Character.AI。
此前,Character.AI就已传出曾与Meta和xAI在内的多家公司商谈合作事宜,最终选择与谷歌达成收购协议。按照协议内容,Character.AI将向谷歌提供其当前大模型技术的非独家许可。
Character.ai在2021年成立之初筹集了4300万美元的种子资金,在2023年3月完成1.5亿美元融资后,估值达10亿美元。
该公司声称,协议将为Character.AI提供更多资金。具体来看,谷歌将按照每股88美元,以25亿美元的估值收购其投资者股票。尽管这一数字低于早期传闻的50亿美元估值,但也帮助投资人完成了高倍率退出。
在Noam、Daniel和部分研究团队成员退出后,Character.AI总法律顾问DominicPerella则出任临时CEO,并继续寻找下一任CEO。但谷歌并未具体说明两位创始人在DeepMind的具体职责。
谈及被收购原因,Character.AI通过公告表示,要实现个性化超级智能,这需要采用全栈方法,必须对模型进行预训练和后训练,以增强Character.AI的体验,并构建一个面向全球用户的产品平台。
“然而,在过去两年里,形势发生了变化——现在有更多预训练模型可用。”鉴于这些变化,Character.AI认为除了使用自己的大模型之外,更多地使用第三方大模型具有优势。
此次谷歌对Character.AI的收购也反映出大模型领域正在发生的一些变化。当创新开始放缓,以微软、谷歌为首的大公司在资金、技术、人才方面再次领先,开始新的人工智能争夺战——下场收购中小公司,将核心人才和技术通通收入麾下。
今年3月,微软曾招揽了AI创业公司Inflection的首席执行官Mustafa Suleyman等关键人才。亚马逊收购AI初创公司Adept后,后者的创始人Shazeer和DeFreitas重返谷歌。
“大鱼吃小鱼”的游戏并不少见,就连掀起AI热潮的OpenAI也曾是被收购的目标之一。此前马斯克希望能够完全掌控OpenAI,被核心团队拒绝后选择撤资,转而成立xAI。2023年,OpenAI的CEO奥特曼被“离职”后,微软也曾提出类似的交易,但OpenAI最终仍作为独立实体存在。
要在巨头林立的商业世界杀出重围,AI创业公司能选择的路并不多。大模型创业不仅需要顶尖人才团队,也需要充足的资金弹药,以购买昂贵的芯片,支付巨额研发成本。在发展前景尚不明确之时,被收购算是相对较好的结局。
中国市场也是如此。今年以来,多位投资人都在预言,未来国内只需要两到三家大模型公司,其余的公司将被吞并或离开。而硅谷涌现的并购趋势,或许很快会在中国大模型市场上重演。